江中被救者的生死教训:呛了第一口水才知江水厉害
——江中被救者想告诉你的生死教训
入伏半月来,武汉长江汉江等水域已发生数起游泳溺亡事件,如果不是千名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每日值守岸边劝阻和及时施救,遭遇不幸的人会更多。
记者连日采访多名近年来获救的本地和外地人士,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壮年男士,都自认会游泳,相信自己跳进任何水域都不会有事。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遇险?遇险时是什么心理?他们要告诉我们的教训都有哪些?
入伏后,鹦鹉洲大桥下,不少市民泡在江水里纳凉
汉水边长大,
跳下长江3分钟就不行了
■讲述人 张先生(武汉)
我是在汉口长大的,从小就和小伙伴们拿着轮胎去小河(汉江)玩水,在小河里学会游泳,跳水、横渡、潜水都没问题,就是没下过长江。
4年前的6月份,我把家搬到武昌江边,心想这下有机会到长江游泳了。一天下午,我只身来到汉阳门江边,看到台阶下好多人站在水中泡着,真正游泳的很少,心里在嘲笑他们胆子太小,自己走上旁边的斜坡,从几米高的地方用标准的姿势跳入江中。
凭汉江中游泳积累的经验,入水后,我往上游长江大桥桥墩方向游,安全起见,一直不敢离岸边太远,游着游着突然感觉不对,发现江水直把自己往上游推,想掉头回游,费了好大劲还是寸步难行。我一下紧张起来,急忙拢向岸边的防洪墙,可是脚下满是青苔,根本站不住。我用手奋力去抓墙缝里的野草,抠破了指甲也没抓住这“救命稻草”,慌忙中浑浊的江水呛进喉咙,第一次尝到了长江的滋味,两眼发花,四肢无力,心想这下完了,使出浑身最后一点力气喊了一声“救命”。这时距我跳入长江只有短短3分钟。
恍惚中,一只救生圈送到我面前,我连忙抓紧它,一位戴白色泳帽的男人用绳子把我拖回岸边台阶上。后来我才知道他叫钟山城,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。
他告诉我,我下水的位置正好是回流区,入水后应该迅速往江中间游,离岸边30米左右再往回漂,就可以避开回流。老钟最后夸我跳水姿势很漂亮,泳技也不错,就是不识长江水性。我惭愧地跟他坦白,原来以为长江不过比汉江宽一点,水急一点,呛了第一口长江水,才知道了它的厉害。
我和老钟成了朋友,经他介绍,我也加入了长江救援志愿队,每天都去汉阳门江边值守,把自己的经验教训教给别人,3年来救下了20多人。
本想冲个凉,
谁知一个浪头把自己打入绝境
■讲述人 舒先生(黄冈)
我会游泳,只是水平一般,从没游过大江大河。这几年在武昌打工,打工的地方离长江大桥不远。
今年6月的一天下午,天热得不得了,我和3名老乡来到汉阳门1号明门,想下水洗澡冲凉,因为这里有台阶,人可以站在水中,对我这样会水的人应该是绝对安全的。泡了20多分钟,我胆子慢慢大起来,试着往深水处滑行几步,这时,一艘好大的货船忽然开来,一波巨浪把我一下打到了踩不到底的地方,慌乱中我用“狗刨式”不管东南西北地拼命挣扎,好不容易靠近了斜坡,可是脚底打滑,上不了岸,体力耗尽,我眼前一花,仰面看着蓝天白云仿佛在打转转,死亡的恐惧涌上心头。